欧坚

欧坚集团—跨境供应链一站式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400-990-0851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坚新闻中心 » 法律法规 » 【干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及风险防范(下)

【干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及风险防范(下)

文章出处: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12-20 13:15:22    点击数:-   【

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融资备受企业和银行的青睐,但这类融资也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融资的风险点,本文以具体案例,试析风险案件。

三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融资风险点及防范

(一)市场风险及防范措施

1. 风险点

市场风险是指大宗商品进口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致使银行融资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的风险。

2. 防范措施

(1)进口开证业务中,开证行必须对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交易全过程的价格进行实时监控,并重点控制以下环节:

一是在开证前充分了解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出现价格下跌趋势及其他非正常价格波动的商品谨慎介入;

二是加强对客户的监督和跟踪,尽量缩短交货和销售周期,以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三是与客户约定,如价格发生变化,客户必须动态追加保证金。

(2)银行要建立质押物销售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的监控机制,通过商品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了解质物的市场价值和销售情况变化规律,把握市场行情的脉搏。

(3)商业银行应认识到,期货及相关衍生产品在管理市场价格风险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并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帮助企业规避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案例:2018年1月,某大宗商品X现货价格为4000元/吨,期货价格为4300元/吨。进口商A以开立人民币信用证的方式进口1000吨X,并向开证行申请进口押汇:押汇期限为6个月,融资本金为400万元,年利率为5.0%。因国内行业不景气,境内市场需求萎缩,A担心X价格会下跌,遂在期货市场卖出等量1000吨X期货合约。6个月后,X现货价格下跌至3500千元/吨,期货价格下跌至3600千元/吨。A将X按现货价格销售给下游企业,同时买入等量X期货合约成功平仓,以此对冲了现货价格下跌造成的风险,并按期足额偿还了银行融资本息。

(4)银行要增强大宗商品进口贸易的处置能力,制定货物处置预案,在需要处置货物时,能够及时变现,减少资金损失。

(二)信用风险及防范措施

1. 风险点

(1)通过关联公司之间制造虚假交易,利用信用证套取、挪用银行资金。

案例:某企业为一香港公司在内地保税区投资注册的贸易公司,主营天然橡胶的进出口贸易,并在内地投资建设了一家轮胎厂。在银行的风险排查中,发现该企业连续开立了5笔金额几乎相等的90天远期进口信用证,且这5笔信用证的受益人均为香港母公司,货运单据全部为D/O,并在保税区仓库提货。鉴于天然橡胶绝大部分供应商在东南亚,很少有企业通过香港公司来进口天然橡胶,银行工作人员怀疑,该企业的香港母公司很可能在利用信用证套现,经查询相关保税仓库,果然发现其没有发生实际货物流转。

(2)企业与第三方仓储公司勾结,对同一批货物重复抵质押、开出虚假仓单套取融资。

案例:重复仓单骗贷方式——因各家银行质押信息不互通,如果连同第三方仓储公司存心串联来套取贷款资金,就可以利用同样一批货在多家银行质押贷款,形成难以规避的信贷风险。

案例:虚假仓单骗贷方式——企业为了骗取银行贷款,与第三方仓储公司勾结开出虚假仓单,进行空单质押。

2. 防范措施

(1)银行要设立业务监管台账,定期派员工到仓储企业和仓库进行检查或抽查,防止仓储企业操作不规范或者与某些企业互相勾结造成银行损失,如有进口报关单,要与仓单上的商品进行核对,并保持一致,以确保贸易背景真实。

提示:银行要设立业务监管台账,定期派员工到仓储企业和仓库进行检查或抽查。

(2)银行要与仓储公司签订严格的监管协议,完善质押手续,落实仓单质押情况;还应要求其在遇到其他银行查询货物情况或提出要配合抵/质押监管等危及货权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银行,防范重复融资。

(3)银行要对仓储公司的资质、能力、信用等进行全面审核,督促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政策风险及防范措施

1. 风险点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行业政策的变化对大宗商品进口及销售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银行融资款项收回的风险。

案例:2013年国家外汇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意在打压虚假贸易融资套利套汇,使得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2014年初的大豆进口违约事件,就是上述政策实施后的市场反应。

2. 防范措施

(1)银行安排专人了解、监控国内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政策变化,提前预警、提前防范。

(2)审慎选择客户及其所处行业,了解企业所处市场地位以及行业发展动态,对于国家宏观调控范围内行业和产品谨慎介入。

(四)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1. 风险点

法律风险是指涉及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相关合同、协议、支付凭证、物权的法律效力是否能够保证银行顺利收回融资款项的风险。

2. 防范措施

(1)认真审核相关合同和协议的条款内容,以保证银行的权益。

(2)银行应研究与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条文,有效规避法律风险。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侵删

相关资讯

预归类查询 预归类查询 预归类查询 更多查询+